數據統計,近5個交易日(3月21日至3月27日),共有12家醫藥生物企業獲得機構調研,包括睿昂基因、華廈眼科、寶萊特、三生國健、三鑫醫療、佐力藥業等。【詳情】
隨著國家對兒童精準給藥、安全用藥等政策法規的逐步實施與完善,兒藥市場將迎來更加廣闊的發展前景,更多創新藥以及兒童適應癥也將加速在華獲批上市。【詳情】
3月28日,大批上市藥企發布重要公告,包括諾誠健華、柳藥集團、天士力、同仁堂、復星醫藥等,公告內容主要涉及業績披露、回購股份、購買土地資產等。【詳情】
3月28日上午,AI制藥概念股再度活躍,截至10:19成都先導上漲13.72%,和元生物、普瑞眼科、華大基因、睿智醫藥、皓元醫藥等跟漲。針對AI制藥的布局,近期多家藥企作出回應。【詳情】
3月27日消息,恒遠藥業公告稱,公司副總經理彭士軍因個人原因辭職。彭士軍辭職后不再擔任公司其它職務。【詳情】
在創新藥研發周期長、投入高、風險大等因素影響下,國內藥企借助與國外藥企合作、引進新藥,來補充自身產品管線,以及加速產品上市。【詳情】
近期是上市藥企2022年業績披露期,目前來看,原料藥業務正成為不少藥企的業績增長點,同時,還有不少企業將原料藥業務視為公司業績的新增長點。【詳情】
當前,大批醫藥股已被減持。其中,既有邁瑞醫療、國邦醫藥等擬減持額均超億元的企業,也有不少被減持超過1%公司股份的企業。【詳情】
按申萬行業統計,目前柳藥集團所屬的醫藥生物行業已有38家公司公布了2022年度分配方案。從細分行業來看,中藥等企業頗為慷慨,共有7家分紅。【詳情】